为深化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及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助力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我校于5月16日星期五下午在钒钛校区开展了主题为“青少年价值观建构之路----被需要的需要”的家长沙龙活动。活动聚焦当前家庭教育热点问题,邀请胡宁强老师作专题分享,旨在通过家校对话,为家长提供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指导,共同护航学生成长。
讲座中,胡宁强老师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结合现实案例,阐述了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胡老师指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并非单向灌输,而是基于“被需要”与“需要”的互动循环。他援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青少年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更渴望通过参与家庭、社会事务获得“被需要”的认同感。“这种双向需求如同齿轮,驱动青少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形成稳定的价值内核。”
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家长们踊跃提问,问题涵盖“如何平衡学业压力与价值观引导”、“网络时代如何避免孩子价值观功利化”等现实难题。胡老师以“家庭契约制”、“媒体素养共学”等具体方案回应,并邀请多位家长分享经验。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沙龙内容贴近实际,为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学校开展“志慧”家长学校系列活动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温暖的“教育立交桥”,让老师和家长在真诚对话中成为育人的“最佳搭档”,“家校同心,共育未来”,市三中将继续致力于“校家社”携手育人。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像齿轮般精准咬合,孩子们就能在理解与期待中,自信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