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买大小平台高2022届毕业生,2022年通过强基计划被四川大学录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我站在记忆的长廊回望,那些在三中被岁月镀上柔光的画面在眼前渐次浮现。2021年盛夏的高考假返校日,我握着扫帚站在通向高三园的大梯道上,望着自上而下的迈出考场的高三学子,心中翻涌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既艳羡他们跨越人生隘口的轻盈,又对即将到来的高三岁月生出本能的惶恐。而2022年,当自己真正走出高考考场,背着的书包,拖着行李箱,穿过高三园那道熟悉的校门时,西斜的落日正将影子拉得细长,如同给我在三中的高中生活留下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一转眼又过了三年,现在我已是大三。
时光回溯至2019年秋,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三中校园,进入了励志班,与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们相遇,三年时光我们一起奋斗、共同成长。三年时光并非预设中的热血剧情,而是在按部就班的学习节奏中泛起酸甜苦辣的涟漪:篮球赛场上“3”号球衣跃动的剪影与场边沸腾的呐喊交织成了永不褪色的胶片;高二运动会恰逢生日,为自己的十七岁的开了一个轻松惬意的好头;文化艺术节在逸夫楼前的广场上排练时,膝盖与橡胶地面持续对话的温度,至今仍在记忆里隐隐发烫。
回想高中生活,想来惭愧,课本知识大多已“物归原主”,但那些站在讲台上的身影却怎么也忘不掉。数学课上,吴老师用笔尖在平板上游走的轨迹,编织出函数与几何的密网;张老师每天英语课前的抽人听写环节,足够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心惊胆战;刘老师工整板书和生动的物理模型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学;蒋老师给的课堂讲义里,总是有着清楚的解题方法;方老师对生物课本知识的信手拈来,以及恰到好处的知识拓展,总能让生物考试信手拈来。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总在下午最后一堂课打铃后,准时进入教室带领值日小组打扫卫生的贺颖老师。或许高一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即将退休的语文老师会在高二下学期临危受命,接过我们班的班主任,成为我们青春的摆渡人,而这或许是我们整个班级的幸运。还记得高二下期的炎炎夏日,她总会不时叫上几个男生跟她到校门口,等他们回来之时,我们便可以开心地吃上脆甜多汁的大西瓜。而记忆中最鲜活的画面,是打扫完卫生后与“罗师傅”、“张老师”到她的办公室关上门端着泡面,三个人哧溜哧溜地大快朵颐。她是老师,但更像我们的奶奶,当我因为学习和生活上的琐事烦恼时,她的一两句话便可让我心安,还记得高三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周考,不知为何,我拿到了我高三所有考试中的最高分,当我担心因此而在高考中丢失运气时,她跟我说运气来了是挡不住的,不知为何,听了这话,我便心安下来,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比起平时的模考成绩,最后高考也算正常发挥了。
执笔落墨的瞬间,万千思绪如潮水翻涌,往事裹挟着时光的温度漫上心头。曾在书山题海中奋力跋涉的晨昏,那些迎着晚风在跑道上挥洒汗水的少年身影,还有高三园连廊眺望被朝阳染成金色的云霞,都成了镌刻在时光里的成长印记。如今回望,每一帧画面都化作记忆深处最珍贵的风景。愿即将奔赴高考战场的新一届“小黄人”们,执笔为剑,所向披靡,在盛夏收获理想的捷报;也衷心祈愿母校三中弦歌不辍,桃李芬芳,在教育强国征程中续写更多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