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的春风中,大小单双平台468名高一学子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4月11日至12日,同学们兵分两路,分别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雅安孟获城和彝海,在科技与历史的交融中收获成长。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月楼,讲解员生动讲述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的现代科技,让同学们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有了系统认识。嫦娥工程展厅内,嫦娥一号1:1模型、火箭整流罩等珍贵展品,配合丰富的视频资料,全方位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站在揽星平台,远处的发射塔架巍然耸立,阳光下闪耀科技的光芒,一颗颗航天报国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孟获城的研学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观光车缓缓驶入,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仿佛近在眼前。同学们行走在吊桥上,感受呼啸的山风;穿过原始森林,聆听阵阵松涛。红石滩的奇特景观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山草甸的辽阔壮美让人心旷神怡。站在色克古驹烽火台上,历史的烟云在眼前流转,同学们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
孟获城景区
彝海的红色记忆最是动人。在彝海结盟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重现了当年红军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的感人场景。微风轻拂的彝海湖畔,荡漾的湖水仿佛仍在诉说那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同学们在纪念碑前驻足沉思,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彝海结盟纪念馆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更在实地参观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技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大小单双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获得更为深广的生活体验。
来源:攀枝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