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反思以下十个问题:
1.我的新课引入、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等是否必要?或费时太多?
2.我的课堂上是否有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我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教具等是否有利于教学?是否有所谓“花架子”?
4.我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是否有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干?
5.我的教学语言是否简练明了?是否有废话?
6.学生的朗读、答问、小组讨论等活动是否有实效?学生讨论发言是否能层层渐进?
7.我惯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僵化的倾向?
8.我选用的例题和练习的内容是否都是很有作用的?是否能有效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
9.我安排的教学活动是否挤占了学生的自学、思考、发言、做题、交流等实践活动的情况?
10.日常教学如何在“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方面去探索和改进?是否贯彻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思想?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七点: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
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分析学情,急学生之急,想学生之想,自觉地依据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制定贴近学生,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内容简短地提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图像、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使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
(二)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很多,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例题,多做典型练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和归纳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例题的选编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承上启下,引入新概念,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适当增减或改编课本的例题,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变成一人堂。
在每节课中,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节课教学做准备,或准备一份小试卷进行测试。
(四)要有适当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在这方面,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容易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好、中、差生都调动起来。针对课堂提问,要重视提问设计的层次性;掌握提问的基本技巧;要学会指导学生答问;要掌握好教学中追问艺术;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回答……
(五)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教师在总结课堂教学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处理板演量大的内容,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习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
(六)要重视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
巧妙地运用语言,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应该用准确、科学、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七)要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在绝不迁就姑息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去面对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