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大小单双平台30位教师及干部代表开启重庆学习之旅第四天行程。当日,学习团队先后走进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江津中学几江校区,围绕新高考改革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科教研等内容深入交流,汲取重庆优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上午:深耕西大附中 解码新高考管理实践
清晨,买大小平台教师团队抵达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在该校工作人员引导下,教师们首先参观校园,通过建筑布局、文化展板等细节,直观感受其办学理念与特色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中心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设置、学科实践成果展示,让参观教师深切体会到该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
随后,学科教师分科展开针对性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教师走进课堂,现场观摩新高考模式下的理科教学实践;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教师则与西大附中对应学科教师分组交流,围绕“新课标落地策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
此次学习的重头戏,是西大附中王冬老师以《新高考综合改革研究经验如何在管理中落地》为题的专题分享。王冬结合该校实践,详细解析了“年级管理三维体系”——通过“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制”“学科分层走班管理”“家校协同育人平台”三大模块,实现对学生选课指导、学业跟踪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全流程覆盖。“比如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数字平台’,从高一就开始记录其学科倾向、兴趣特长,这为新高考选科提供了科学依据。”王冬的分享引发教师们的热烈讨论,我校教务科科长樊鑫培边记录边表示:“这种将改革理念转化为具体管理工具的做法,对我校推进新高考工作极具参考价值。”
下午:走进江津中学 共研教研教学创新
午后,教师团队驱车前往江津中学几江校区。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羊自力在致辞中,以“一体化”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核心,介绍了学校在新高考背景下坚守教育本质、探索特色发展的实践历程。“我们始终认为,改革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在夯实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成长内驱力。”羊自力的观点引发攀枝花教师的共鸣。
紧接着,该校教务处副主任吴志敏以《教研赋能教学:新高考背景下的校本实践》为题,系统介绍了江津中学“三级教研体系”(学科大组统筹、备课组精研、教师个人创新)及“问题导向式”教研活动开展模式。“我们每周的教研会都会聚焦一个教学痛点,从而确立教研主题,这种务实的教研风格让教师们成长很快。”吴志敏的分享让我校历史教师张云深受触动:“他们的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这种实效性正是我们需要加强的。”
学科交流环节,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师深入课堂,观摩江津中学“新高考题型专项突破课”;数理化等学科教师则与该校同行展开座谈,围绕“分层教学实施细节”“实验教学与新高考命题衔接”等问题交换经验。座谈会后,教师团队受邀参观江津中学校史馆,了解江津中学办学历史,感受百年名校之底蕴。
暮色渐浓,一天的学习落下帷幕。无论是西大附中的精细化管理,还是江津中学的务实教研,都让我们看到,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管理措施。后续,我校将组织教师整理学习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新高考政策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层面的落地。正如陈柏羽书记所说:“每一次走出去,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我们要把学到的经验‘本土化’,让新高考综合改革在攀枝花三中结出硕果。”